7月3日,“扬帆粤博”大学生讲解队启动仪式在海心沙码头举行。我校与中山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一同,与广东省博物馆正式签署合作协议,共建“扬帆粤博”大学生讲解队,共同为“馆校共建大思政课基地”揭牌。
合作项目是深化馆校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,通过馆校合作培养一支专业化的青年讲解队伍,为学校校史馆和省博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体验,为学生搭建知行合一的大思政实践平台。
广东省博物馆大学生讲解队项目自2025年4月筹备以来,我校校史馆积极组织学生特别是校史馆讲解团队学生参与选拔,最终有14名学生入选。入选学生克服了诸多困难,全力以赴,顺利完成了广东省博物馆系统的培训和考核。培训和考核涵盖红色故事的讲解与写作、博物馆的教育与实践、讲解技巧等专业课程与进馆讲解实操。
来自法学院的肖一琪同学提到,参加讲解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。通过准备讲解稿,深入了解了广东省博物馆的文物,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价值,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,还有幸聆听了许多专家讲座,受益匪浅。同时,在这里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大家共同为传播文化而努力,学会了团队协作,也更加懂得坚持与热爱。
来自文化旅游学院的刘韵怡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培训经历。她表示,拿到厚厚的100多页讲解词时,着实感到惊讶,尤其是在备考期末考试的同时,还要兼顾查阅资料、背诵记忆和实地训练,时间十分紧张。但当在展厅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志愿讲解员认真讲述时,被深深触动,从而坚定了传承文化的信念,决心用青春去守护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。
当天,我校郭峰成同学给各级领导、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讲解队的首场参观讲解。他结合培训所学,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广东海上贸易部分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让观众对广东的历史文化有了更直观、更深刻的认识。专业的讲解得到了大家的赞许。
我校首批大学生讲解员将于8月在广东省博物馆正式上岗,主要服务于《广东历史文化陈列》等核心展区。未来,大学生讲解队还将参与文物研究、展览教育项目策划等全流程实践,为打造复合型文化人才培育平台添砖加瓦。学校校史馆将继续贯彻落实“大思政课”建设要求,开好校内校史通识课,运用“双轨育人”模式,积极与博物馆、兄弟院校等加强联系,不断提升校史育人和校史服务水平,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“馆校模式”。